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考研资讯

2025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交叉学科研究院

广东研招网|发布时间:2024-09-14|浏览次数:

01单位简介
交叉学科研究院面向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开展人工智能+各行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在知识产权大数据、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等产业进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多学科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院建有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广州市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等省市级高水平科研平台,现有两个相关的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并与多个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建设有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校级研究生培养基地。
研究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环境优越,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合作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0余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00%,其中教授3人,二级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所有人员均在人工智能领域长期深耕,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学术资源。近年来在IEEE、Elsevier、Springer系列学术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多篇,申请了相关发明专利100余件(其中授权50余件),主持国家基金、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0多项,年师均科研经费超40万元,近年来获广东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02专业简介及建设愿景
“人工智能”专业是2023年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下新增的专业领域,依托交叉学科研究院和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本专业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培养在人工智能+知识产权/医疗健康/农业/教育/工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突出的实践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能够从事设计、研发、管理等工程技术相关工作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03导师队伍和教学团队
戴青云
博士,二级教授,现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曾任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科技处、人文社科处处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等职务。兼任中国知识产权信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知识产权研究与服务中心”主任、粤港制造云国际合作基地主任、广东制造物联网工程实验室主任、制造物联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琶洲实验室)高级研究员等。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广东省专利金奖、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优秀奖、广东省科研进步一等奖1项和二等奖2项等。现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技术与知识产权大数据、医药健康大数据、教育管理与科技评价等领域的研究与管理工作。
卢旭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青年珠江学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曾任科研处副处长,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副院长,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广东省青年科学家协会理事,广东省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高级会员/医学影像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信息工程分会常委/副秘书长,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专家,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测控系统集成与智能装备专委会副主任,广州市仪器仪表学会理事,广州智慧医疗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佛山市医学影像精准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项目等评审专家,杂志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自动化学报等审稿人。研究方向包括机器感知与机器视觉、生物医学计算、机器人等。主持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8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一作/通信SCI论文40余篇,中科院分区TOP期刊15篇,ESI高被引1篇;参编Elsevier出版专著1部;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已授权2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7项,登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项。获得广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Wiley中国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奖。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36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4项。
雷方元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副主任,CCF会员,广东省人工智能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技厅企业科技特派员。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广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东莞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2004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工学博士。2004.6-2013.8就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二级主任工程师,先后从事AVS技术预研、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2019.7-今,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图深度学习、知识产权大数据、深度学习和SDN缓存。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等项目9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20余件。成果“外观专利图像检索方法与应用”获得2015年广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6)。成果“面向全场景差异化服务的5G核心网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二)。主持研发云图链、青云大模型等相关产品。
04主要课程
1.
课程名称:计算机视觉
教学团队:雷方元
课程简介:计算机视觉作为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方向的基础知识,是人工智能专业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该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学会如何对数字图像、视频等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和应用,促进学生了解相关研究方向的前沿技术,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名称:人工智能
教学团队:李辉辉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人工智能前沿课程,培养学生用机器学习方法分析并解决包括但不限于图像理解、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内容主要主要分成三大块,一是以回归、分类、广义回归为代表的浅层模型;二是BP神经网络、深度网络、卷积网络、反馈网络、长短期记忆单元等为代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三是介于有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之间的强化学习模型。这些技术和内容是当今人工智能人才所必须掌握的,也是相关企业所迫切需要的。
3.
课程名称:医学人工智能技术
教学团队:卢旭
课程简介:医疗健康是人工智能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医学人工智能技术是生命科学、医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医学人工智能技术由应用领域驱动,以创新和发展新方法及新理论为主要目的,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生物医学领域,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架起了桥梁,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课程包括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医学知识工程、医学信息软件工程、生物医疗机器人等相各个方面的知识与进展。
4.
课程名称:区块链技术
教学团队:李争名
课程简介:区块链是第二代互联网技术,是未来20-30年人类社会向智能社会迈进的关键支撑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所需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课程使学习者系统、全面理解区块链的概念、知识体系、应用领域、技术原理及典型技术架构。
5.
课程名称:信息检索与知识产权
教学团队:雷方元
课程简介:掌握有关信息检索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方法、原理及应用,培养和增强学生利用信息检索技术与知识检索处理技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研究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05学科带头人寄语
交叉学科研究院和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与知识产权、健康医疗和数字化教育等多领域进行交叉融合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我专业秉持着多元学科交融的理念,鼓励学生自由地拓展学术边界,跨越学科壁垒,以打破传统思维束缚,开创全新研究领域,致力于培养具备综合素养和创新思维的研究生。热诚欢迎热爱人工智能、怀抱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的广大学子报考我专业,一同踏上人工智能的征程,开启智慧未来的大门!
07联系方式
学院网站:广东省知识产权大数据重点实验室(https://iplab.gpnu.edu.cn/)
招生学院招生宣传联系人姓名:蒋健健
实验室办公电话:020-38265383

Copyright © 广东研招网degreedu.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55987号  SiteMap